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

第768章 高台堡(第1/2页)

佳士小说www.banjiashi.com

高台堡位于广宁中后所西北方向(今辽宁绥中县高台堡镇)。

从高台堡往北穿过燕山山脉,就是蒙古喀喇沁部麾下炒化、暖兔、贵英等部落的驻牧地。

由于蒙古人可以从这条山路抵达辽西走廊,所以高台堡成为辽西走廊上重要堡垒。

崇祯元年,辽东遭遇旱灾。

这次旱灾旱情严重,波及范围广。

东北平原除了沿河地区外,几近绝收。

与之相近的朝鲜八道粮仓全空。

蒙古草原亦是寸草不生。

牛羊成批饿死,蒙古喀喇沁部陷入生存危机。

为了安抚喀喇沁部,时任蓟辽总督袁崇焕向崇祯上疏请抚。

按照之前的惯例,朝廷会允许边军向草原诸部出售粮食,帮助他们渡过饥荒。

可是崇祯没同意。

因为喀喇沁部在天启六年跟随八旗兵攻打过宁远城。

现在卖给他们粮食,等同于资敌!

于是崇祯给袁崇焕回旨:籍寇资盗,岂容听许?

袁崇焕给崇祯回复:为今之计,急修我备,务诱致之。倘其归我,即厚为费不妨;若不可致,则相机剿逐

袁崇焕的意思辽东局势紧张,应该先利诱喀喇沁部,收买人心,如果对方不听话再派兵剿灭。

出于信任,崇祯让袁崇焕查清喀喇沁部的人口,根据对方的人口数量出售兑换粮食。(查明部落多少,计口量许换米,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。)

次年二月,袁崇焕开始在高台堡卖粮。

崇祯让他按照人口数量卖,结果袁崇焕却敞开了卖。

由于喀喇沁部早就与后金歃血为盟,所以他们转手就将粮食卖给了建奴。

建奴那边的日子已经快扛不住了,据《满老文档》记载:时国中大饥,斗粮价银八两,民中有食人肉者,彼时国中银两虽多,然无处贸易

得到这些粮食后,建奴暂时度过了危机。

不过还没完,喀喇沁部为了多挣钱,让八旗兵伪装成蒙古人一起去高台堡高价买粮。

朝廷费劲千辛万苦运到辽东的粮食,被袁崇焕高价卖给了蒙古人。

袁崇焕真不知道喀喇沁部倒卖粮草的行为吗?

他当然知道。

《国榷》中记载,虽有谍报,崇焕不为信。

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。

卖粮的事很快引起了朝廷注意,其他大臣给崇祯写信,崇祯起初也不信。

后来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给崇祯写了一封信。

看完信后崇祯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下旨禁止卖粮。

可此时已经是边储始竭。

边储始竭什么意思?

袁崇焕把边军储备的粮食都卖完了!

当时的时间是崇祯二年六月底,三个月后生了己巳之变。

喀喇沁部带着建奴入关劫掠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己巳之变时赵率教奉袁崇焕命令率四千骑兵驰援遵化,途中遇袭身亡。

《崇祯唐通》第768章 高台堡(第1/2页),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